科技動態
Technology News
新型凈水器:將海水變成飲用水,只需輕輕按一下按鈕
前瞻網4月29日訊:近日,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表論文稱,他們開發了一種便攜式海水淡化裝置,重量不到10公斤,可以去除顆粒和鹽分以產生飲用水。這款手提箱大小的設備運行所需電[閱讀更多]
篩分回收污水中纖維素物質
編者按:污水中20%有機質來源于廁紙,主要成分乃纖維素物質。纖維素化學結構異常復雜、穩定,在污水好氧處理以及后續污泥厭氧消化過程中都很難降解,它們大多殘留于消化污泥之中。[閱讀更多]
世界首個漂浮城市原型在韓國亮相
字節點擊4月28日訊:為應對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威脅 ,聯合國人居署、大韓民國釜山市和藍色科技公司 OCEANIX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可持續漂浮城市原型。 “海平面上升對一些小島嶼和[閱讀更多]
東華大學《RRL Solar》:西瓜果肉衍生碳氣凝膠,用于界面太陽能蒸汽發電
材料分析與應用4月28日訊:西瓜果肉衍生碳氣凝膠,用于界面太陽能蒸汽發電1、成果簡介太陽能界面蒸汽發生作為一種可持續的海水淡化技術正在興起,但其實際應用受到材料成本高和蒸[閱讀更多]
雙極膜電滲析工藝在新能源行業的應用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已公示文件可知,從2017年開始,雙極膜材料一直被入選《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在《浙江省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19[閱讀更多]
國家納米中心自組裝單分子層COF膜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4月27日訊: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唐智勇和李連山團隊在單分子層COF膜用于鹽差能轉化領域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4月25日,相關研究成果以Advancing osm[閱讀更多]
太陽能農場
網易科技頻道4月26日訊:澳大利亞Sundrop農場,位于靠海的沙漠之中,通過聚光太陽能系統實現清潔能源和海水淡化,保障電力和水源供給。占地約20萬平方米,相當于30個世界杯足球場那么[閱讀更多]
“工業循環水可飲用化處理:一種新型的納米氧化物復合膜凈化技術”
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4月25日訊:鋼鐵產業中循環冷卻水用量大,噸鋼需水量達25噸左右,其中循環水約22噸,新水消耗量約3噸。連鑄、熱軋過程濁環水均與被冷卻對象(連鑄濁環水與鑄[閱讀更多]
Science:挪威科學家開發出制氫技術,效率>99%
高分子科學前沿4月24日訊:發達國家對使用氫(H2)作為未來綠色燃料的態度搖擺不定。如今,隨著氣候危機日益明顯,人們對氣候變化的興趣正在重新燃起。假設氫可以通過使用可持續的[閱讀更多]
乳制品滲透物粉讓食品輕松實現可“鹽”可“甜”
消費日報網新4月25日訊:《健康中國行動計劃(2019—2030年)》明確提出,到2030年,人均每日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糖攝入量不超過25克。奶茶、鍋巴、糕點……這些深受消費者喜愛的食品正[閱讀更多]
青島大學在高效油水分離和原油吸附方面取得進展
新材料科訊4月23日訊:近年來,頻繁的石油泄漏和有機污染物排放造成了越來越多的環境問題,高性能油水分離材料已引起廣泛關注。而傳統的吸油材料如商業海綿,泡沫等僅能對油水兩相[閱讀更多]
吸收90%以上太陽光 澳研發出新型石墨烯薄膜
光粒網4月24日訊:澳大利亞墨爾本斯威本科技大學(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轉化原子材料中心(Center for Translational Atomaterials,CTAM)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閱讀更多]
第23屆中國專利獎評審結果公示
中化新網4月20日訊:4月15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發布第23屆中國專利獎評審結果公示通知。多項化工行業創新成果位列其中。第23屆中國專利獎共評選出中國專利金獎預獲獎項目30項[閱讀更多]
做張有“橫梁”有“立柱”的膜 高效分離水中抗生素
科技日報4月22日訊:具有高度規整結構的柱芳烴—MXene復合膜材料在抗生素污水凈化中表現出優異的分離性能、較高的滲透通量、出色的抗污染能力和良好的穩定性,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閱讀更多]
廣東采用膜內納米顆粒組裝技術設計新型分離膜
中國科學報4月21日訊:近日,廣東省科學院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研究員賀斌團隊成功采用膜內納米顆粒組裝技術設計新型分離膜。相關研究發表于《膜科學雜志》(Journal of Membrane[閱讀更多]
Science:讓市售氣體分離膜CO?選擇性提高150倍
科技通訊4月21日訊:二氧化碳(CO2)是大家都知道的溫室氣體,火力發電、鋼鐵和水泥制造、氫氣生產等諸多工業過程中都會產生CO2,它也是全球氣候問題的關鍵所在。CO2捕集,也稱為碳捕集[閱讀更多]
再次陷入高價停用風波,知網模式該反思了
光明網4月18日訊:近日,一則落款為中國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的郵件在網上流傳。該郵件指責知網近“千萬級別”的續訂費用和“苛刻”的續訂條件,并表示因談判無法達成一致,目前[閱讀更多]
中國科大提出“離子精餾”新單元操作,實現高鎂鋰比鹽湖鹵水直接提鋰
中國教育在線4月20日訊: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徐銅文教授團隊在高鎂鋰比鹽湖鹵水提鋰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啟發于傳統的多級塔板精餾機制與層析色譜分離機制,針對化工特種分離領[閱讀更多]
施普林格·自然與合作者推出一體化數據存儲
中國科學報4月19日訊:施普林格·自然與存儲庫Figshare最近聯合推出了一項免費的試驗項目,以支持作者公開分享數據。通過該項目,作者在向《自然》系列研究期刊和學術編輯模式期[閱讀更多]
再生水的發展利用及未來展望
水星網4月19日訊:1、定義再生水,大家都不陌生,廣義上來說,一切水資源都可以歸納到再生水范疇,因為都有再次循環生產的過程和動作,水資源的循環再生本身就具有這種屬性(可參考《水資[閱讀更多]
聚酰亞胺中空纖維膜分離原理及在不同工況下的分離性能
摘要:通過對不同膜材料的分離系數以及基本特性的比較,選擇了耐高溫、耐高壓、分離系數高的聚酰亞胺作為膜材料。以某型國產聚酰亞胺中空纖維膜組件為研究對象,搭建中空纖維膜分[閱讀更多]
堿性廢水的克星來了!新型耐堿滲透蒸發膜:NaOH排斥率超過99.98%
賢集網4月13日訊:在現代的工業生產制造過程中,通常會產生大量堿性廢液。如何處理這些廢液,成了企業的一大難題?,F有的堿處理工藝投資大、工藝復雜、效率低。雖然,膜技術具有高[閱讀更多]
中國將率先進入全電社會
導語:我們正在經歷的一場能源革命,從化石能源時代全面轉向電能時代,將全面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亞太時報網4月17日訊:全電社會,就是通過電網把各種能源所發電力,輸送到用電負[閱讀更多]
科學家開發出提升冷卻系統效率及可靠性的新技術
科技部官網4月15日訊:吸收式制冷機與兩相冷卻系統被廣泛用于核反應堆、熱發電、海水淡化系統等。保證儀器維持穩定的工作溫度是冷卻系統的重要任務之一。近日,新西伯利亞國立[閱讀更多]
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多項材料與技術成功應用于我國空間站項目
中國蘭州網4月18日訊: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了解到,2021年4月29日,我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由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