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新加坡政府將投資2億美元,推動其在水技術與資源循環方面的創新。
北極星水處理網4月26日訊:新加坡在水技術與資源循環方面的創新得到了財政支持。政府在科研、創新和企業2025計劃中城市規劃與可持續性(USS)領域撥款2.2億新元(1.615億美元)。
促進循環經濟
政府正撥款8700萬新元(6380萬美元),以支持以下三個重點水技術領域:
海水淡化與再生水
污水處理
廢物減量化與資源化。
可持續與環境部長Grace Fu向議會表示:“我們的投資將用于開發可以滿足我國用水需求的最佳技術?!?/p>
“研究和創新將成為綠色增長的引擎?!?/p>
撥給水技術的資金將分配給南洋環境與水研究所(NEWRI)以及分離技術應用研究與轉換(START)。這兩個項目都是國家水務局(PUB)牽頭,是卓越計劃的核心。
據報道,Fu還補充說,“研究和創新也將成為綠色增長的引擎,激發私企研發投入,創造就業機會,附帶水行業和相關部門技術發展?!?/p>
下一代海水淡化
作為2025年投資和戰略的一部分,計劃于2023年前定義一個新的海水淡化“合成驗證”設施。目的是檢測那些可以降低海水淡化能耗的“創新技術”,包括將海水淡化系統能耗水平降至2 kWh/m3以下。
據國家環境部(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稱,這一發展將使水行業“向本世紀中葉實現零碳排又邁進了一步”。除了增加投資開發“最佳方案”以助于新加坡用水需求外,還計劃投資于加快已獲得的專利和技術出口。
Fu補充說:“NEWRI已經將技術應用在本地和全球相關領域中,例如,用于海水淡化的仿生膜,同時,還吸引到國際公司在新加坡投資?!?/p>
去年夏天,PUB宣布將使用無人機遙控系統來監測水質和狀態。
閉合循環
除了水行業之外,國家環境部還正在籌劃一項新的8 000萬新元規劃,作為完成資源循環的資金,以支持新加坡綠色2030計劃和零廢物規劃。
加大研發力度將有助于為電子垃圾、塑料和食品等“關鍵廢物流動”提供解決方案。
該規劃的主要目標之一是2030年實現70%總回收率。
新加坡零廢物規劃于2019年啟動,為實現零廢物國家愿景指明道路。它制定了國家廢物管理戰略:
實現70%整體回收率;
到2030年,將人均每天送往Semakau垃圾填埋場的垃圾量減少30%。